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苗山脱贫印象志——山间地头的午饭

发布时间:2024-01-25 01:30:51作者:倍加福传感器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周理屯,乡民用竹筒和树枝当餐具(4月22日摄)。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作业重点县,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交通不便,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大苗山深处山高路远,人们外出劳动需要走很远的路。为了节省时刻,苗族大众带上易于保存的糯米饭、酸鱼等食物,煮一把山上的野菜,烧几条稻田里的禾花鱼,锯竹筒成碗,修树枝作筷,铺树叶为桌,午饭问题就这样在山间地头处理,千百年来形成了苗家共同的饮食文化。

  跟着经济的开展,大苗山大众的出产、生活方式正在产生改动,但仍保留着在野外午饭的习气。现在,脱贫攻坚作业进入冲刺阶段,在开展扶贫工业、建造基础设施、改造危旧房、春耕出产等一系列严重的作业中,当地干部大众或自带食物,或因地制宜,围坐在一起同吃午饭,共话开展,增进感情,提高作业效率。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大寨屯,参与水渠修理作业的大众吃完午饭后走在回家的山路上(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大寨屯,参与水渠修理作业的大众在山间吃午饭(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参与危旧房改造作业的乡民们在户外吃糯米饭和酸鱼(2017年11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