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48812】坚持“五个聚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

发布时间:2024-05-16 04:46:04作者:倍加福传感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是民族联合之本”。延边大学作为我国较早在边远地方民族地区创立的高等校园之一,一直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习遵从习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主题教育展开以来,校园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教育为主线,进一步杰出区域性、民族性、综合性特征,聚集政治引领、立德树人、特征优势、以文明人、辐射带动,绘就了一幅各族师生民族联合、共教共学、融合共兴的年代画卷,构成了新年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生动实践。

  党的政治建造是党的根本性建造,决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方向和成效。校园党委严厉以中心和省委要求为根本遵从,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造,强化政治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辅导位置,把深化学习遵从习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主题教育同学习遵从党的二十大精力、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作业会议精力贯穿起来,安排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展开学习、专题党课等活动,深化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立异理论效果。坚持前进政治才能,深刻领会“两个建立”的决议性含义,树牢“四个认识”、坚决“四个自傲”、坚决做到“两个保护”,自觉在思维上政治上举动上同以习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领导,从校园党委到底层支部,从校党委书记到底层支部书记,构建起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分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执行的作业机制,聚力打造“五红五优”党建作业品牌,培育选树全国、全省和全校党建作业“演示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构成了党建引领民族联合前进作业的良好氛围。

  校园在坚持以习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为辅导,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仔细遵从全国民族作业会议精力,紧紧环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这一主线,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联动效应,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将习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融入思政课实践教育系统,深化开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拟定课程思政建造作业方案,新建校级课程思政演示课程71门。立异“新年代赤色故事站”等载体,展开“党课开讲啦”“校领导讲思政课”等活动20余次,构建起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教育系统和育人格式。校园为国家民族宗教作业、民族教育文明作业、区域研讨机构培育和输出80%的朝鲜族干部、人才和学术主干,成为全国朝鲜—韩国学人才教育训练和输出的重要基地,为特征人才教育训练发明宽广的空间,为建造边远地方、安稳边远地方、昌盛边远地方供给有力的人才支撑。

  习着重,做好新年代党的民族作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作为党的民族作业的主线。校园充沛的发挥区位优势、民族特征和学科优势,以东北地区仅有的民族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支撑,带动民族经济、民族前史、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体育等多学科穿插互动与协同展开,建造“延边大学长白山区域生物资源研讨与使用科创中心”和“延边大学医学科学实训中心”,构建优势学科群,推动“双一流”“双特征”建造。建立了融合学院,朝鲜韩国学、核算言语学、民族食品学、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文明、生物功用分子学5个穿插学科被归入教育部穿插学科目录,汉言语文学、新闻学、临床医学等2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造点,进一步强化对各学科、各专业育人要素的整合提炼,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学科根底。环绕“江山岛界”四篇文章,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要点研讨基地—朝鲜韩国研讨中心,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讨基地”“我国朝鲜言语文字信息化基地”、区域与国别研讨中心等渠道,向国家相关部分及地方政府提交20多份咨政陈述。

  校园仔细遵从执行《关于全面深化耐久展开民族联合前进创立作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定见》《深化新年代校园民族联合前进教育辅导大纲》精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教育融入校园教育全域。重视多民族文明彼此弥补,彼此融合,展开具有显着民族特征的校园文明,构成了“双语、双文明”特征校园文明,在营建民族联合文明氛围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深化展开“红石榴”举动,打造校园精品文明,创造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郑律成》,获评我国文明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优异音乐剧目,主办“歌声中的前史”——朝鲜族革命家、音乐家郑律成著作音乐会,全网重视量超1亿人次,直播观看量达350万余人次。举行“民族联合作业座谈会”“民族联合经验沟通会”“少量民族教育论坛”“朝鲜族传统婚礼展演”“长白山大讲堂”等活动,为广阔师生供给了学习把握各民族优异文明的渠道,构建起各族师生共有精力家园,构成人心归聚、精力相依,联合奋进的强壮精力枢纽。

  校园把强化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充沛的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用。主题教育期间,全力打造“中华情·边远地方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主题教育实践项目,建立“红旗号”民族理论研讨辅导宣讲团、“红基因”中华文明宏扬传承服务团、“红石榴”村庄复兴社会实践服务团、“红堡垒”底层党建共建引领服务团、“红领巾”期望之星结对研学体会团等团队,开办延边大学民族联合前进教育实践班,自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展开需要,讲好民族联合前进故事,传达好民族联合前进声响。在推动边远地方支部结对、“青马边远地方行”、科教兴农活动、社区护理服务、校企结对帮扶等方面获得丰硕效果,环绕脱贫攻坚、底层党建、赤色教育等展开活动近百次,创立联建水平显着提高。以国家民委“全国大学生民汉双语自愿服务团”为依托,发挥我校“双语+自愿服务”特征,安排民汉双语支教、支农、支医等12个方面的自愿服务小分队142支,2000余名在校生参与,服务时长超越50000小时,进一步深化各民族青年往来沟通融合,有力促进边远地方各族群众言语相通、心灵相通。

  往后,延边大学将坚持以习新年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为辅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任务,联合带领各族师生员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扎根边远地方、奉献边远地方,全面创始民族联合前进新局面,让民族联合奋进之花在地处边远地方民族地区的延边大学艳丽开放,为办妥人民满意教育、快速推动强国建造做出新的更大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