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红楼梦》:从焦大的遭遇看职场人的升迁生存法则

发布时间:2024-05-24 23:35:25作者:倍加福传感器

  表面看上去,《红楼梦》就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的小说,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职场”没有一点关系。

  但如果我们把贾府一族当成一个企业来看待的话,那么,从中就能发现并领会到很多职场人应该具备的本分。

  在贾府此公司里,焦大无疑是资格最老的一个员工——他曾经在战场上把第一代宁国公背回来。换句话说,焦大就是贾府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救命恩人。

  有了这份功劳,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完全算得上一架“晋升”的阶梯。在贾府公司里,焦大几乎就不会有被炒鱿鱼的可能了。

  毕竟,饮水思源是国人的传统美德,一个曾经和自己一起上过战场的“战友”,还在兵荒马乱之中救过自己性命的人。虽没什么建设性的本事,不能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但好歹也不能忘了他曾经的舍生忘死之举。

  用时过境迁的话来说,焦大往日的辉煌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像贾府这样的百年老店,实际上并不需要更多的“历史”,想要壮大唯有注入新的活力。而焦大的存在,实际上已经只是拖累贾府的负担了。

  但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观念所束缚,宁国府基本还是把焦大客客气气地养着——至少,垂暮之年的焦大,在宁国府不愁吃不愁穿,也没有几个人敢管他。这一点,是否很像现代公司里的“独立董事”?

  当然,焦大并没有独董的实权,却多少有着独董的独立性,这对一个职场人来说,难道不是最好的自由吗?

  现在很多人动辄就说待遇无所谓,只是希望能在公司获得最大的自由。焦大的存在,实际上也符合这一点。

  但是,有“功勋老人”光环加身的焦大,反过来看,并不受公司领导的欢迎与重视。这对焦大来说,固然不会有犯错失业的风险,但功劳与高光必定已经和他无缘。或许,焦大心里也有一份躁动的不甘。

  焦大内心潜藏的不安,时间长了,必然会跟随年龄迸发。于是,焦大便成天价只知道喝酒,成日嘀咕怀念着自己当年的壮举。

  不管他承不承认,他内心里总是在期待公司领导对自己有更好的礼遇——这个想法和加薪无关,或许有升职的想法,但更多还是一种礼节上的重视。

  而从贾敬以来,直到贾珍、乃至贾蓉眼里,这个焦大就是一个打不得、骂不得、偏偏看着又碍眼的人物。

  因为对自己的祖宗有恩,即使贾珍贾蓉再张扬跋扈,也不敢背负上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更何况,以宁国府的家业,把焦大高高挂起、好饭好菜养着并不难。于是,焦大便从那个贾府的救命恩人沉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不错,焦大确实救过贾府的先辈。但对一个企业来说,这是人情,并不能以此来作为在公司“躺赚”的资本。

  一家百年公司不断壮大,必然会有无数职员为之付出、为之贡献。如果每一个有贡献的员工都停留在过去而不再进取,此公司还能延续多久?

  就因为安排他出车送王熙凤和贾宝玉回荣国府,就招来他天昏地暗的一顿牢骚,似乎安排他出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冤屈。

  殊不知,每一个跻身在宁国府此公司的人,不都有为公司发展发光发热的本分吗?时至今日,焦大怎么样看待自己当年在战场上拼死救回老主人的冲动?

  真正让焦大无法在贾府立足的,还是他知道了公司的“核心机密”——却又不知道沉默是金,到处大肆张扬。

  贾珍作为宁国府的掌门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并决定着宁国府的发展。私生活不检点,对内而言是瑕疵,但一定不可以让外人知道。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贾珍的问题如果让监管层知道了,宁国府这分公司还有存在的可能吗?

  焦大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乱说企业内部的最高机密,无疑就是让自己彻底无法在公司立足了。

  按照原著的说法,贾珍的妻子尤氏夫人性格比较软弱,也只是埋怨安排管事的人不应该指派到焦大头上。而一贯手腕强硬的王熙凤显然不会放过这杀一儆百的机会了。

  于是便让贾蓉“捆住这个不懂王法的人”,甚至还给他口里抹牛粪。虽没伤筋动骨,但发生了这些,今后焦大还有何面目在宁国府继续呆着?

  所以说,在贾府此公司里,焦大本来应该是活得最滋润的下人。如果论起辈分来,他至少也得和贾母这个董事长平辈。如果稍谙职场法则的人,何至于成日牢骚满腹、泄露内部机密,乃至混到无处立足的地步?

  这也更说明了,无论古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代人基本都要面对职场,焦大的教训就告诉我们,无论自己个人曾作出过多少业绩,对公司的发展有过多大的贡献,也不管自己的能力有多强,但凡在公司一日,就要恪守职场上的规矩,学会低调做人,以公司利益为重。

  即便对于上司的安排有不同意见,最好也别当面顶牛,采取更合适委婉的方式。对于一个功勋员工的私底建议,相信没有几个老板不会不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