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3D传感器发展势头强劲 奥比中光占领先机

发布时间:2024-01-20 02:04:22作者:行业新闻

  由芯智讯主办,快芯网、亿人传播协办的“赋能AI·用芯感知”——2018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论坛期间,我们采访了奥比中光副总裁陈挚博士,了解3D传感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奥比中光是2013年成立的以3D传感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至今已有5年,目前完成D轮融资,领投是蚂蚁金服,估值超过10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是3D传感器,应该说是3D传感器全链条,从中央的核心元器件,包括激光设计,包括传感器的设计,再到最核心的光线测量算法的设计都是奥比中光自己完成的,传感器所用的芯片也是自主设计。

  目前,奥比中光已经做了三代芯片,也有针对不一样行业的不同产品,分为不同系列,能轻松实现各种各样的3D扫描,人脸识别和其他探测等等。今年6月份刚刚发布的oppofindX前置3D摄像头就是由奥比中光提供的,有百万级的出货量。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奥比中光线下刷脸支付的合作,现在支付宝用的线下刷脸支付设备,全部是奥比中光3D传感摄像头进行3D人脸的录入识别。目前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机,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都已经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奥比中光还与很多方案厂商在做门锁,门禁,道闸上的应用,此外在智慧家庭、智能物流、三维人体、空间的扫描测量、机器人等领域、奥比中光都已经有了实际落地的应用。奥比中光公司总部在深圳市南山区,公司已有超450名员工,大约75%都是技术人员。在3D传感器领域,特别是3D结构光方面的模组供应,奥比中光是全国乃至全亚洲最优秀的一家公司。

  陈挚博士表示,2D摄像头格外的简单,而3D摄像头则要复杂很多。为完成3D,比如现在用在手机上的前置3D摄像头,目前大家都在用的方案包括了红外模组、激光等等设计,接收部分不光是硬件的配合,同样还是算法软件结合,需要处理很多真实的情况。这里面包括了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各种物体的边缘、前后不同部分的处理等等,算法也比过去的2D摄像头复杂很多。过去的2D能够简单完成的,到了3D就增加了很多光学测量部分。3D摄像头的技术门槛和结构的构成都会比2D复杂很多,门槛就在这里。

  陈挚博士表示,去年奥比中光已完成了C+轮融资,今年和蚂蚁金服不光是财务融资,同时也是战略合作融资。投资方看重的更多是技术产品,除了有3D传感设备,奥比中光和蚂蚁金服还成立了一个合作公司,专门对应线下刷脸支付,这一块也是由奥比中光提供3D传感技术方案。

  如今去便利店或商场可以直接用二维码支付,将来能否直接用3D刷脸支付?能否全面铺开?

  陈挚博士表示,3D刷脸支付现在已经过了第一个尝试阶段,去年线下少数肯德基餐厅开始试用,现在已确定进入到了更多行业进行广泛试用阶段了,体验感也比过去提升了。刷脸支付这种形式听起来是刷一下脸,通过某一种方式跟你的支付宝账户做验证,然后支付。目前是跟用户的电线D人脸进行双重验证识别,这样便能不用外持设备,空手就能够实现,这比拿出手机扫二维码会更加便捷。

  至于何时能够全面铺开,陈挚博士认为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设备普及的速度;第二,用户接受3D摄像头也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各种各样的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要依据具体的场景应用来判断,3D刷脸支付在未来应当是非常有优势的。

  目前制作3D摄像头的公司不是很多,3D传感器技术成熟度目前怎么样?

  陈挚博士表示,目前,整个3D传感器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并不像一两年之前刚推出产品的时候,那时候的不成熟体现在供应链上,经过最近一两年的发展,供应链已经逐步完善起来。特别是手机需求的出现,整个供应链都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不管是激光模组还是后面其他的零配件供应,实际上都已经很成熟起来了,而且技术上面做了更好的打磨。现在的3D传感技术器,特别是3D结构光方面是很成熟的,当然目前来说量并不是很多,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可能最优质的供应商就是苹果和奥比中光这样的供应商。

  陈挚博士进一步表示:“真正的门槛在技术门槛,技术门槛对奥比中光很便利,不再是过去传统的光学设计阶段。作为实际的应用场景,3D传感技术对行业来讲是比较新的东西,虽然过去我们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几年了,但对行业来讲是比较新的,整体的认知、研发技术是不够的,所以门槛主要卡在这一块。目前奥比中光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已经有400多项专利,可完全和微软、苹果进行专利横向对抗。从这个方面来讲,国内甚至整个亚洲,奥比中光的方案已经很成熟了,不管是几万级别还是几百万的量级,奥比中光都能够顺利出货,目前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只有奥比中光有这样的能力。”

  陈挚博士表示,一方面跟成本相关,不过3D传感摄像头供应量上去了,成本也就下去了,另一方面就是技术的认可程度,包括用户对技术的接受程度上去了,这跟任何技术都一样,肯定有一个渗透的时间。这两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今年市场上已经有几部手机搭载了3D传感技术了,包括到今年底,会看到又有几款手机搭载3D摄像头。到了明年,预计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手机会使用,包括苹果也会有更多搭载3D传感技术的手机出来。明年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对于技术追随必然不会降低,不会衰减,肯定会继续跟上的。再预计明年和后年,整个使用趋势肯定会慢慢的多,那时候,如果市场出货量到了亿级,就是使用3D摄像头的台数到了亿级,千万级,整个成本肯定会往下降。

  陈挚博士打比方说:成本上有几个大的阶段,咱们专门讲前置手机上的3D摄像头,应该有20美元,10美元,5美元等几个阶段,20美元的阶段一些高端机用上3D摄像头,可以让人感觉到可以用到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到了15美元,相信很多厂商愿意跟进;10美元的阶段就是大部分手机都已经有了的时候。

  3D目前前置用得多,对后置方面的应用有什么看法?

  陈挚博士表示,接下来的趋势就是手机的后置摄像头也开始配备3D视觉,并不全是结构光。前置使用3D结构光是因为结合3D结构光的特点,考虑到前置摄像头的用途,人的使用习惯,包括是和人脸相关,不管是人脸解锁还是支付,还是验证,人脸美颜方面的功能,应该说更多是围绕人,3D结构光的方案是最适合的。后置应该会开拓出不同的应用,这一块会涉及到扫描,VR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技术特点也有一定的可能出现其他的方案,比如现在我们正真看到的TOF方向,本身奥比中光从创立到现在一直都是在做3D视觉方面的研发,现在推出的产品是3D结构光方案,并不意味着只做3D结构光,包括双目、TOF,奥比中光也都有技术积累。

  基于3D视觉,除了手机方面还有什么其它的应用呢?

  陈挚博士表示,现在通过人脸做验证的路径非常多,奥比中光的客户包括了道闸,门锁门禁,ATM机等各个行业的都有,只要涉及到身份验证,还包括政府公共服务,比如机场的身份验证等等,只要需要人脸验证的都可能涉及到3D视觉,还有金融方面的高安全性验证,也都涉及到3D视觉技术,这是在生物识别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机器人行业本身已经用到3D视觉技术,其他的还有体感类设备,比如智慧家庭里在电视机上应用,其他包括物体3D扫描,空间3D扫描、人体3D扫描等等都有3D视觉的应用已经落地。

  赛博“兔兔” 、“风火轮”、魔镜” 聊聊CES 2024上那些有趣的产品

  CES 2024:TCL实业与雷鸟创新参展 AI+AR融合应用展现创新实力

  苹果隔空触控笔要来了?新专利获批,暗示未来Vision Pro将支持触摸笔交互

  年度投影仪横评!结果出乎意料?小明Q3 Pro VS 快乐星球O3 VS 雷神P1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