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高精度“千里眼” 首次非接触式测量轨道敏感区域

发布时间:2023-11-30 03:47:05作者:新闻中心

  科技日报讯 (记者矫阳)近日,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铁合肥—湖州段开始联调联试,其中裕溪河特大桥主跨324米,通过速度为时速350公里,其桥面轨道运营监测采用“铁路轨道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创新成果,这是国内首个在特大跨度无砟轨道桥上安装精度最高的“千里眼”,首次实现对轨道敏感区域的非接触式测量。

  “裕溪河特大桥桥面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具有高平顺、高稳定、高耐久性、以及少维修等优点。”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铁四院)轨道所所长王森荣说,商合杭高铁全线轨道类型统一,高铁通过裕溪河特大桥时无需降速,可以350公里时速通过,不仅提高乘坐舒适度,也大幅度的降低了运维成本。

  动车高速平稳运行,无砟轨道保持“±1毫米”精度是重中之重。“桥梁动力变形较大、轨道与桥梁长期相互协调作用、桥梁与轨道的预拱度等都是特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要解决的难题。”王森荣说,2016年以前,国内外铺设无砟轨道的桥梁,跨度多在200米以下通过时须降速行驶,最高通过时速200公里左右。

  高速通过大跨度无砟桥梁,最关键的是轨道受力变形监测。“高速铁路桥梁的跨度超过一定长度时,为调节轨线的胀缩,需在梁端两侧设伸缩调节器,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和敏感区域。”铁四院轨道健康监测系统的技术负责人林超说,为提高高铁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伸缩调节器的测试已成为日常作业。

  据介绍,传统的高铁轨道监测主要以人工巡查为主,尽管辅之以相应的检测设备,但很难做到对轨道特别是重点轨道区段实时、全天候的监控,而大跨桥要实现350公里时速安全通过,轨道平顺度必须时时保持在“±1毫米”精度内。

  为及时掌握轨道服役状态的变化规律,依据铁路运营部的养护维修需求,铁四院于近年开始立项“铁路轨道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在全国范围内很多类型轨道结构重点区段开展监测,建立了涵盖中国高铁所有轨道类型的服役状态演变数据库,包含无砟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道岔和小半径曲线年建立起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和视觉测量技术的轨道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高铁轨道毫米级变形识别和多源数据全天候采集传输。

  资料显示,“轨道健康监测与评估”研制的多种面向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监测的高精度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进行轨道结构位移、应变、温度等数据采集,位移测量精度可达0.05毫米;首次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特殊部件(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视觉测量技术,相比接触式传感器更安全、可靠,主要针对轨道结构敏感部位变形的监测,测量精度可达1毫米。

  2019年5月26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铁路轨道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作出评价,认为“本成果为保障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正常服役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继裕溪河特大桥后,“铁路轨道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创新成果目前正推广应用至其他高铁轨道监测中。

  商合杭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和京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689公里,计划于6月通车运营,并与既有杭州—黄山高铁连接。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慢慢地增加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