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app入口

【闻鼓论津】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发布时间:2023-12-30 02:41:01作者:开云app入口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小区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单元,被称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物业服务关系到小区和谐稳定和居民幸福指数,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天津“十项行动”之一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中,提出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活动,并于近期出台打造“红色物业”实施方案。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提升物业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一直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新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党对物业行业、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形成“党建+物业”基层治理模式。

  成立市、区两级物业行业党委,明确工作目标、组织设置、工作职能、制度机制,本级物业行业党委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党组织的指导。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加大推动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党组织建设力度,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都要依据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成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可通过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党员、带领企业招聘党员员工或通过建立群团组织并且开展党的工作,条件成熟后及时建立党组织。街镇社区党组织按照属地原则,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的领导,研究决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书记的任免,负责其发展党员工作。

  街镇社区党组织指导推动辖区合乎条件的物业管理小区成立业主大会,规范做好业主委员会换届改选,对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资格严格把关。引导和支持业主中的党员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实现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50%。推动合乎条件的社区党组织成员或者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有力领导。

  在物业服务重要事项决策、重大事件报告、年度评议等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党对物业服务的领导监督职责。

  建立物业管理服务重要事项事前决策机制。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对涉及业主大会成立、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及成员改选、物业服务企业进驻既有小区开展物业服务和退出服务、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和应急解危资金、支配使用共用设施设备经营收益、调整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机动车停车位分配等重要事项,及时进行集体研究,形成批复意见,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按照批复意见组织实施。

  推动落实物业服务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和定期述职评议机制。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情况,遇有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及时报告。每年年底前向社区党组织述职并接受评议,社区党组织应及时反馈述职评议结果,督促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工作台账,接受广大业主监督。

  完善街镇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运行机制。定期召开社区联席工作会议,推动落实“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研究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的难点问题;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社区网格员作用,化解物业管理服务矛盾纠纷,确保重难点问题不出街镇、一般性问题不出社区。

  健全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公示、企业信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充分保障社区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营造话有处说、事有人管、难有人帮、投诉有着落、问题能解决、结果有反馈的良好氛围。

  在街道乡镇指导监督下,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物业管理居住小区的“两箱三栏”建设。在小区主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红色物业标识。在小区内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公布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物业管家、网格员等相关信息;设置物业服务意见箱、业主委员会工作建议箱,定期收集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措施;设置政策法规宣传栏、管理规约公开栏、小区事务公示栏,运用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刊载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最新动态,公开公示物业服务事项、机动车场地占用费、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经营收益等信息,规范物业服务企业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做好服务。

  落实多方主体参与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将打造“红色物业”情况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考评管理。充分运用信用评估结果,向街镇、社区党组织推荐党建强、信誉好、服务优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法定程序进驻既有小区承担物业服务。对失信物业服务企业采取约谈企业负责人、责令整改、行业通报、公开曝光等措施,建立严格准入、诚信管理、劣迹退出等物业行业管理秩序。

  通过创建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红色物业”,实现物业服务品质全方面提升。物业服务企业做好清洁卫生、公共秩序维护、共用部位维修养护、绿化养管、共用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等服务活动,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度90%以上。24小时受理业主报修,提供维修服务,业主有效投诉处置率、电线%以上。通过实现智慧停车、线上报修、网络投诉、网上表决等,加强智慧物业建设。

  对于还没有引进物业服务的小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际,由街镇、社区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协商确定老旧小区管理服务方式,积极推荐引进党建强、服务优、信誉好的物业服务企业,为改造后的居住小区提供物业服务。通过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整合利用辖区停车位、电瓶车新能源车充电桩、快递网点等公共资源,通过无偿使用、合作经营等方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拓展经营渠道,逐步扩大居住小区物业服务覆盖面。

  创建“红色物业”还要不断适应社区居民服务新需求,突出特色服务效果,物业服务企业发挥好常驻社区、贴近居民,信誉度好、响应快速等优势,积极拓展家政、养老、助残等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新需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展城市体检、城市更新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社区维稳等工作中,积极主动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贡献。

  本期特邀专家 于家琦(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天津市舆情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