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奥运金牌背后的航天技术

发布时间:2024-02-03 03:45:56作者:汽车行业

  在7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2分03秒86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80分钟后,张雨霏与队友杨浚瑄、汤慕涵、李冰洁一起,以7分40秒3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这也是中国游泳队首枚接力项目奥运金牌。

  在为奥运健儿们踩着纪录夺冠而欢呼时,人们可能很难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游泳金牌,背后还有航天技术的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了解到,早在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便向该院发出项目需求,希望利用先进航天技术,研发出精密测量产品,帮助游泳运动员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提高竞赛成绩。

  随着体育运动的科技化程度逐步的提升,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参数分析、指导训练,已经被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广泛采用。尤其在高手对决中,一些微小动作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具体到游泳这个特定项目,传统的影像记录等手段不能定量获取运动员全部运动信息,尤其是无法对关节间转动这样微小的变化进行相对有效辨识。但航天惯性技术则有助于解决这一个难题。

  九院13所时代光电公司是我国重要的惯性技术及产品研制基地,一直为我国各型号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提供高品质光纤惯组及光纤速率陀螺。国家体育总局带着项目需求找到这里,该公司立即成立项目团队,开始具体产品的研发。

  经过技术攻关和一直在改进,该公司研制的运动测量产品顺利成型。该产品单台重量仅16克,包括惯导分系统、定位与测速分系统、视频采集分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4部分,能分别实现运动员姿态测量、位置与速度测量、运动视频拍摄以及数据集成解算和三维模型驱动功能。

  其中,惯导分系统作为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测量运动的姿态信息并输出三维姿态参数,得到运动员每一秒的姿态、呼吸情况,以及在泳池里每一次往返的划频、划幅、划次、转身时间等多项技术参数,实现对每个动作的精细量化评估。

  今年上半年,在国家游泳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时代光电公司运动测量团队携带自研运动测量产品,配合国家游泳队开展了优秀运动员风洞试验。张雨霏、杨浚瑄、徐嘉余、刘湘、闫子贝、余依婷6名世界冠军参与试验。

  试验模拟游泳过程中所受流场,开展典型游泳速度下不同技术动作姿态和阻力的测试。在试验人员和运动员的密切配合下,分别完成了6位运动员站立姿态下不同送胯角度测试和游泳姿态下不同技术动作测试。运动测量产品全程工作正常,顺利收集到全部数据,探明典型游泳速度下,运动员不同姿态所受阻力的规律,为教练团队确定训练方案、改善运动员身体流线型、优化技术动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的一致好评。

  实际上,帮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冠的航天技术不止一项,除了捕获精细动作的惯性技术,还有“既可吹风、亦可赛艇”的风洞。

  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充分的利用在航天领域多年积累的设计与风洞测试专业相关知识和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奥运重点项目科技攻关,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自主开发出多套国内领先的高精度测试平台,解决各类奥运装备不同测试需求的难题,将航天空气动力设计与测试技术应用于多个奥运比赛项目。

  自2019年起,针对四人赛艇风洞试验项目的要求,十一院低速风洞实验室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气浮装置的三维力测量平台,整套检测系统气动力测量分辨率达到0.04牛,静态校准非线%,完全满足高精度小载荷风洞测试项目的要求。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运动员抓水、驱动、出水、回桨等不同动作姿态的气动力大小,4名运动员不同编队组合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

  在28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由陈云霞、张灵、吕扬、崔晓桐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第10枚金牌。

  记者从十一院获悉,该院承建的国内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已于2020年10月25日正式启用,将助力我国冰雪健将在2022年冬奥会中斩获佳绩。(吴 楠 葛宏升 付毅飞)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水平发展

  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预计达12.8亿人次,实现稳中有增,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渐增强。透过数据看活力,这一张张实干担当的成绩单,正是中医药振兴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写照。

  近日,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人工繁殖,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西藏濒危牛。

  这款游戏由创梦天地自主研发,凭借其独特的射击玩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了玩家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在国际舞台引发广泛关注。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证明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可注入性良好,单井注入流量超24.3立方米/小时。

  每年冬季来临时,“追着太阳跑”的育种工作者往往会如候鸟一般跨越千里,来到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以基地建设规划为基础,从增加南繁科研用地、提升育种平台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创新种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南繁进一步提档升级。

  1月30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八次全员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科协书记处套开扩大会议,就深刻领会党中央要求、贯彻全委会部署、深化科协改革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本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雪量大、维持的时间长、雨雪相态复杂、冻雨面积大,总体为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没有安全,遑论其他。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关键是力戒夸夸其谈,防止把制度仅仅挂在墙上、留在口头,而不落实在行动中。

  记者30日获悉,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实施《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总的来看,《办法》突出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纵向联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横向带动”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新机制。

  30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科学技术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国际科技界“朋友圈”越来越大。

  近日,记者见到了从北京回到江西的“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发明者熊大和博士。本科就读于江西冶金学院(今为江西理工大学)选矿专业的熊大和,大三时就大量阅读了关于选矿方面的中外文献。

  我国首座“四高”特长公路隧道全线日,我国首条集高寒、高海拔、高瓦斯、高硫化氢于一体的“四高”隧道——国道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祁连山2号隧道全线

  腔尾赣地巨龙是“中华恐龙之乡”赣州发现命名的第11种恐龙,此前还有斑嵴龙、中国赣南龙、中华虔州龙等属种。

  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主持研制的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

  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AES100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整机结冰适航试验日前圆满完成,标志着涡轴发动机适航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科技赋能战斗力创新攻关——记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

  初冬的一天下午,伴随嘹亮的军号,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快步走进实验室,开始了紧张的科研攻关。

  近日,一男子乘坐山地轨道车喂鸡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火了。看着视频中主人公借助轨道车,“丝滑”穿梭于山间坡头,网友纷纷点赞:“省时又省力,新农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