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48812】我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九)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9:49作者:倍加福传感器

  接《我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八)》(以姓氏拼音为序)。

  张钟华,男,汉族,1940年7月2日出世于江苏省苏州市,我国党员,江苏省苏州市人,我国计量科学研讨院一级研讨员,电磁计量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张钟华结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能专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研讨生院,在电机系电工根底教研组进行研讨生学习;1967年被分配到我国计量科学研讨院电磁处作业;1995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2006年,在我国计量科学研讨院担任量子部电基准试验室主任。2011年,在江苏省质量安全工程研讨院任专家参谋。

  张钟华长时间从事电磁计量国家基准的研讨规划作业。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掌管了国家电容基准的规划、试验以及运转作业。1997年,参加由世界计量局(BIPM)安排的10pF电容世界比对,与世界平均值的不同仅为4×10-8。1983 —1988年,担任用低温核磁共振法树立了国家强磁场规范(2~12特斯拉),不确定度为6×10-5。1987年—2004年,担任树立“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处理了一系列我国国外没有提出过的技能难题,使该基准的准确度比我国国外最好水平高十多倍,并在2004年由世界计量委员会安排的要害比对中得到证明。

  钟山(原名钟光祥),1931年1月15日出世于四川成都,制导体系工程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宇航科学院通迅院士,我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研讨员。

  钟山于1949年从重庆大学数学系弃笔从戎,投身;1953年考进我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结业后被选调到新组成的国防部第五研讨院二分院作业 [2];1980年被任命为“红旗-7”地对空导弹总规划师 ;1999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安保科技体系总规划师。

  钟山一向从事导弹作业,并逐步将研讨要点转入地空导弹。长时间作业在国防科研武器研发的第一线,特别是在低空防控导弹武器科技范畴获得了重大成就,是该范畴的首要技能带头人。他是担任“导弹武器体系”的总规划师,担任“驱逐舰”副总规划师。

  周立伟,男,汉族,1932年9月17日出世于上海,浙江省诸暨市人,我国党员,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 。

  1958年,周立伟从北京理工大学仪器系结业;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获得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1951年—1953年,在上海华通电机厂作业;1958年—1962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仪器系学习;1972年—1984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研室主任;1984年—198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任北京理工大学根底教育学院声誉院长 。

  周立伟长时间在宽束电子光学、光电子成像范畴从事教育与科研作业。20世纪60年代初,选定静电聚集同心球体系的电子光学作为研讨宽束电子光学打破口和切入点,弄清了大物面、宽电子束聚集成像的特色和问题,处理了电磁聚集同心球体系电子光学、移像体系电子光学、歪斜型体系电子光学以及宽电子束聚集遍及理论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起,参加我国夜视技能的规划证明作业,屡次率队赴英、荷、美等国调查像增强器和夜视技能。20世纪80年代起,提出用张量分析的办法研讨旋转运动曲线坐标系下的电子运动,在更遍及的根底上树立了曲轴宽电子束聚集与成像的新理论体系;与方二伦协作研讨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像管电子光学规划软件包。20世纪90年代,周立伟与方二伦、张智铨协作研讨研发成功了ODESI-V像管电子光学体系优化规划软件包。

  周寿桓,1937年4月3日出世于四川成都,激光与光电子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讨所研讨员,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周寿桓于1962年从我国科学技能大学物理系结业后进入我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讨所作业;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档工程师;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做高档拜访学者;2003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

  周寿桓首要是做固体激光工程及使用的研讨,在全固态激光、高光束质量激光、高亮度激光、非线性频率改换等研讨和使用范畴获得重要效果。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L)的技能想象,在我国最早展开DPSSL的研讨。悉数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首先打破100瓦,打破国外禁运;高重频倍频DPSSL、Q开关单纵模DPSSL打破环境关、工程实用化研讨获得打破。国内最先将非稳腔用于Nd:YAG激光器,开辟非稳腔、VRM腔、VWRM腔激光器,规划定型并展开成高牢靠、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产品。与国内单位协作,首先完成230-1390nm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成功研发跑道视程激光勘探仪、气候激光雷达、激光水下勘探试验体系等。2013年国内初次打破万瓦级高亮度激光要害技能,完成输出平均功率P=13kW,光束质量1.7,接连上班时间大于100s。2005年在世界上初次提出一种新概念掺杂纳米晶激光,2012年观察到激光输出。

  周仲义,1935年8月6日出世于上海,信息技能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人民总参谋部某部研讨员。

  周仲义于1951年7月入读于技能干部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1955年8月—1985年6月任我国人民总参谋部某部研讨员;1985年7月—1990年6月任我国人民总参谋部某部处长;1990年6月—1994年任我国人民总参谋部某部副部长;1994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2月参加我国人民战略援助部队。

  周仲义首要是做信息技能等方面的研讨作业,创造性地处理了所从事专业范畴要害性技能课题中的技能难题,获得了多项具有世界水平和我国国内居领头羊的研讨效果。

  朱顶峰,1935年5月27日出世于上海市,客籍浙江宁波,通讯技能与办理专家,我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 。

  朱顶峰于1951年至1952年就学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3年被选送到原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结业获得工程师学位,同年回国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电科学研讨院作业;1982年起任邮电部副部长、主任级高档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至2002年担任我国工程院副院长;2002年担任我国通讯规范化协会理事长 。

  朱顶峰长时间从事电信科研作业。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参加掌管多个通讯载波传输体系整体规划与研发作业,担任整体规划的我国第一套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讯体系是我国载波通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该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特别是担任整体规划的中同轴电缆4380路载波通讯体系,频带宽,技能难度大,有些技能到达我国国外万路载波体系的水平。打破了世界上对我国的通讯技能封闭,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该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议并安排建造全国远程主动电话网,提出网络运转牢靠性整体想象,推动了通讯网络理论的展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安排拟定了我国远程网络规划,为“八五”方案期间建造我国22条光缆主干线起了主导作用。

  庄松林,男,汉族,1940年8月14日出世,江苏省溧阳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国武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委员,我国武器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研讨员、华太极光光电技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我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

  1962年,庄松林结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9年,赴美拜访研讨;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1988年,担任上海光学仪器研讨所所长;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8年—1992年,担任上海市激光技能研讨所所长;1989年,获第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优异杰出贡献回国人员荣誉证书;1995年当选为我国工程院院士。

  庄松林长时间从事使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的研讨,规划了百余种光学体系及仪器,是国内首先展开光学体系CAD的研讨者。他掌管完成了国内最大的光学仪器规划软件体系,在计算试验总极值最优化办法极公役的非线性模型等方面获得独创性效果。在光学像心思物理试验研讨方面展开了创始性的作业。他对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及彩虹全息技能作了全面体系的研讨,在复物体的位相康复研讨种提出多种光学办法,创始了该范畴研讨的新方向,所研发的CdSe(硒化镉) 液晶光阀到达了世界领先水平,在梯度折射率光学材料、光栅衍射矢量模态理论、高速光学多通道模/数改换和光容新无源期间和高密度光存储技能等研讨中获得杰出的研讨效果。1980年在美国与人协作,提出了多通道白光信息处理体系,对现代白光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其间五颜六色图画是非编码技能被美国物理研讨所评为1980年重要效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