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755-26993877

表面微观形貌测量技术发展暨光学3D表面轮廓仪原理应用说明

发布时间:2024-08-25 17:35:31作者:机电行业

  的表面轮廓粗糙度测量仪、 基于移频光外差技术的移频光外差轮廓测量仪等。 以上所有方法 都用激光做光源,这样也就导没有办法进行测量,并且测量出来的误差较大。国外,该技术研究 己有较长时间,形成了较大规模。但这些仪器购买起来价格非常昂贵,这导致在中国市场无 法得到广泛使用。  微表面三维形貌检测的意义

  SuperView W1 1200 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艺检测、超精密加工、 纳米材料、光学加工、集成电路工艺检测、汽车零部件、机器人、MEMS 器件检测、薄膜检

  测、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等行业及领域中。可测各类从光滑到粗糙的物体表面, 从纳米到微米级别工件的轮廓、线粗糙度、面粗糙度,提供依据 ISO/ASME/EUR/GBT 四 大国内外标准共计 300 余种 2D、3D 参数作为评价标准。

  非接触测量表面, 需有高精度调焦 系统 精度高,但是操作 复杂,技术存在一 定的难题,并且操 作环境要求很高 适合定性侧量,真 空环境操作,操作 复杂,测量费时 非接触、 测量速度快等特点, 可用于测 量软质材料、 镀膜表面、 硬质合金材料、 易弹性变形材料的结构表面, 但对微观 倾斜度有要求。

  测量技术发展至今, 对机械构件表面微观形貌三维检测的技术有很多, 根据其微观表面 纵向高精度的检测技术原理,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五类,如下表所示: 方法 主要特征 探针与机械被侧面接触并 沿其表面移动,机械表面 凸凹不平就转化成为探针 垂直位移 类似机械探针式,只是探 针为聚集光束(物镜焦点 的偏移量反应表面形貌) 通过探针与被测面之间各 种相互作用表现的不同特 性做测量(基于全量子 隧道效应) 利用聚焦非常细的电子束 来作为电子探针做测量 优缺点 接触测量表面,易 导致被测面损伤

  级测量的检测仪器。它是以白光干涉技术为原理、结合精密 Z 向扫描模块、3D 建模算法等 对器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并建立表面 3D 图像,通过系统软件对器件表面 3D 图像进行 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获取反映器件表面质量的 2D、3D 参数,从而实现器件表面形貌的 3D 测量的光学检测仪器。 SuperView W1 1200 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只需操作者装好被测器件,在软件测量界面 上设置好视场参数,调整镜头到接近器件表面,选择自动聚焦,仪器会对器件表面进行自动 对焦并找到干涉条纹,调节好干涉条纹宽度后即可开始进行扫描测量;扫描结束后,软件分 析界面自动生成器件 3D 图像,操作者可通过软件对生成的 3D 形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获取表征器件表面线D 参数。 SuperView W1 1200 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采用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它具有测量精 度高、使用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测量参数齐全等优点,其独特的光源模式,保证了它能够 适用于从光滑到粗糙等各种精密器件的表面质量检测。 系统软件为简体中文操作系统,操作方便。

  要反映机械零件表面上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作为机械零件二维表面形貌, 其表面粗糙度 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机械和仪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将受表面粗糙度的直接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微、精、细零件加工技术也得到了逐步的丰富与精细,对 其微观机械构件表面形貌主要体现外在表面特征,一般是有化学加工、喷镀涂层、机械加工 等工艺手段完成;因此这些表面与材料内在的化学成分、残余应力、硬度等其微观机械特性 有关。许多配合、非配合、非接触零件的使用性能都与表面形貌有着重要关系  微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方法

  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

  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 SuperView W1 1200 光学 3D 表面轮廓仪是一款用于对各种精密器件表面进行亚纳米

  早期,对于试件表面微观的量度,只能依靠触觉、视觉、直接触摸或目测等简单的方法 来判断,随着社会慢慢发展,就出现采用显微镜的方法进行。上面这些方法只能够对试件表 面微观定性做出简单评定。 德国人 G.Schmalz, 在 1929 年第一次对机械构件微观表面高度定量的进行了评定。 在几 年后,构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都相继在车间中出现。随之,中 国也也出现了自行设计、生产的压电式的 GJD-5A 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及电感式的 BCJ-2 型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这些表面测量轮廓仪都是触针式,具有测量速度快、操作起来方便等优 点。但是,这类测量仪是采用触针的方式做测量,对被测表面会产生损伤,这样将影响到 测量精度, 所以对于塑料、 轻金属以及精加工表面而言, 此类触针式表面轮廓仪是不适用的。 随着光学方面技术的发展, 非接触式的光学表面粗糙度测量仪逐渐问世。 苏联与德国在 五十年代相继研制出干涉显微镜, 而美国很快研制出了三维表面针式轮廓仪; 中国在六十年 代也自行研制出来 6J 型的干涉显微镜及 91 型的光切显微镜。然而,以上这些构件表面测量 仪,只是针对较水平的表面,并且其测量效率及测量精度都较低。 七十年代后,伴着精密仪器及微电子技术的兴起,诞生了一系列的表面测量方法。美国 首次研制出了 Talysurf-5 型测量仪,该仪器的分辨率达到了 1nm,可以实现对构件表面轮廓 的测量,且可进行参数显示、分析及快速傅立叶运算。英国也研制出了一种粗糙度测量仪, 横向放大倍数范围 2000~5000,纵向放大倍数范围 80~100 万,测量精度高达 1~2%。随着精 密仪器及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该测量仪具有极高分辨率,可 实现无接触测量及定量评定。在 1970 年,Meadows 和 Takasaki 报道中诞生了一种三维表面 轮廓成像技术---即基于光学条纹图分析原理的测量技术。 他们可以从调制变形的莫尔条纹图 中提取到相位信息, 并把它们转换为物体三维轮廓---即基于莫尔条纹阴影等高线图形的方法 显示其物体的三维图像。 自这以后, 采用光学成像技术测量物体表面形貌的方法得到了较高 的重视, 并且逐渐出现了实用化。 莫尔轮廓术为光学成像技术测量物体表面轮廓形貌奠定了 基础,使其只需获得物体的测量图像即可知物体的三维信息。1976 年,美国又研制出了三 维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它为通过计算机来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白光干涉术的 三维表面形貌检测方法诞生了。 人们对三维空间表面的测量技术的研究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 的,一般都是采用触针式测量仪,该测量仪无法克服对测量表面造成损坏的缺点,于是人们 又开始着手研究其三维空间表面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现己有多种较成熟的测量方法,如: 傅立叶变换轮廓法、光差拍法、全息干涉法、莫尔图法、光切法、相移干涉法、正弦相位调 制干涉法、散斑法等,根据光学方法具有的高灵敏性、非接触性、高精度性等特点,使得其 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重大意义。 然而, 中国目前使用光学技术办法来进行测量仅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通常采用下面这几种 测量仪: 基于共光路干涉术的高分辨率光学轮廓测量仪、 基于相移干涉术的高精度非接触式